巧豚豚

Woot
亚马逊运营推广

重磅!亚马逊将停运大件包裹配送!


据外媒报道,亚马逊计划在 2026 年停止对家具、电器等大件商品的“送货上门”服务。

这一消息的背后,不仅是物流成本飙升与服务挑战的现实,也对广大做大件产品的跨境卖家释放出重要信号:未来平台对大件的“官方履约”能力将收缩,分布式履约 + 第三方代发的打法将成为主流。

这件事,对 Woot 卖家,尤其是使用 FBM / VC DF 模式的大件卖家来说,既是挑战,更是机会。

一、  亚马逊大件配送“退场”,释放了什么信号?

首先,我们看亚马逊做出这个决策的底层逻辑:

  • 大件运输复杂:需要特殊车辆、上门协调、人力安装、预约系统等,导致配送异常率高、成本失控;
  • 退货率高+客诉压力大:一旦出问题就是上百美金的赔付;
  • 城市物流成本激增:大城市停车难、电梯进不去、预约失败都在增加最终履约成本;
  • 物流利润模型收紧:亚马逊也要重新聚焦“标准件” SKU,放弃盈利性差的服务线。

一句话:非标大件商品,正逐步被平台视为“不经济单元”,不再强配。

二、  平台不送了,谁来送?卖家的“履约能力”比以往更重要

未来买家购买大件产品(如沙发、床垫、冰箱、跑步机等)很可能会遇到:

  • “自提”成为常态(到 FC 中心 / 合作仓提货)
  • “额外收费配送”增加(非 Prime / 非 Buy Box)
  • 发货时间变慢、物流体验更不确定。

而卖家如果仍然依赖平台 FBA 处理所有大件订单,很可能会错失未来两年“大件用户分流”的红利窗口。

这就意味着:谁掌握自有发货能力(FBM)、本地海外仓资源,谁就能在下一轮获胜。

三、  Woot 模式天然适配这类 DS 大件履约逻辑

你可能没注意到,其实很多大件 Woot 订单的履约方式,早已走在这个趋势之前:

Woot FBM 订单:卖家海外仓自发货,平台负责前端流量和转化(Buy Box 归 Woot)

这些订单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:

  • 履约方式灵活,支持 DS / 海外仓
  • 前台呈现 Buy Box 在 Woot ,高权重直接带动转化率。
  • 卖家规避了 Amazon 平台仓储 / 退货风险,又能拿到平台高质流量。

四、  从趋势看明年:更多大件卖家会选择加入 SFP

平台对大件支持收紧,反而会催生一批 “自发货能力强+订单来源可控” 的运营模型崛起:

  • SFP(Seller Fulfilled Prime)SFP服务适用于高货值的中大件产品,特别是爆款SKU,卖家在足量备货的情况下,可以省下一大笔成本!明年会有更多大件卖家加入SFP。
  • VC DF 模式 现在有 VC 账号且账号有 DF 模式的更吃香,将迎来更多中型卖家加入
  • Woot BD 将成为大件 DS 卖家流量入口补充的关键节点,尤其是清库存 / 出新款时;虽然库存在买家海外仓,但是 Buy box 显示 Woot,有 Woot 信任背书,可以让 Woot 长期占有购物车,推广产品。

对这些卖家来说,真正核心的能力是:既能自主发货,又能获得平台的流量信用背书——而这正是 Woot 所擅长的。

写在最后:平台转型,是挑战也是窗口

亚马逊决定停止大件家具配送,看起来像是服务“退步”,但背后其实是平台生态的重新洗牌。

对卖家来说,拥有灵活履约能力、掌握合规低风险引流方式(如 Woot BD),将是赢得未来的底层逻辑。

而像我们巧豚豚作为 Woot 在中国的官方总代理,在服务大件卖家方面已经有成熟的 BD 提报流程、FBM 协同配合机制,以及广告-退款-活动节奏的一站式支持。

如果你做的是家具、家居、健身器材、家电等“高物流成本SKU”,不妨关注这场正在悄悄发生的履约变革。

越来越多平台不送货了,但用户还在下单,问题是——你,准备好自己送了吗?

这篇文章对你是否有价值?

文章目录

分类: